本所簡介
本所發展沿革:
*日治時期
本鎮明清兩代之醫藥情形,文獻史籍未有詳細記戴,然以常理而診,然以常理而論,民間應有中醫藥舖,如吳文基中醫師或家塾通醫藥之塾師,或至彰化市街求,皆是本鎮居民常時主要的醫療處所。
迨日人後,依據日昭十二年(1937)和美庄勢一覽表記戴,本鎮已有開業醫院八家;、齒科醫院二家、助產士(產婆)三人、藥種商十三家、成藥製造四家、成藥販賣九十五家,及與衛生相關之各行業如冰類販賣業五十八家、飯料水販賣四十七家、市場一處、屠宰場三處、肉品(禽畜)販賣三十二家、飲食物行商二十六家、理髪業十四家、鴉片小賣二家,合計三○八家。由上所述,可知醫藥事到不發達。
*光復後
光復後,政府積極推衛生保健及醫藥事業,各鄉鎮衛生業務自警察業務分出而成立各級衛生機構,執掌醫療及保健,始有長足進步。
本鎮於民國三十五年(1946)七月十八日聘陳南山為和美鎮公醫,民國三十六年(1947)八月四日於和美、嘉犁、中、塗厝等四地區公設助產士各一人,派林顏要、謝廖桂香、謝美華、鄭秀菊四人任之,嗣後僅留嘉犁一處,餘全調回衛生所。
民國三十七年(1948)四月十五日委陳饒為衛生員。民國五十九年(1970)推行基層民生建設村里衛生教育工作,台灣省衛生處調派三名護士來,鎮駐在嘉寶里、頭前里、新里等社區,為期二個月。
民國六十年(1971)衛生所推行家庭計劃工作,民國七十八年(1989)七月推廣綜合保健業務,七十九年(1990)七月組織和美鎮社區衛生促進委員會,八十一年(1992)六月開辦群體醫療中心,由彰化基督教醫院支援,開始有門診醫療服務。
*衛生所
1.本鎮衛生所於民國三十八年(1949)八月四日成立,隸屬彰化縣衛生院,暫借和美鎮公所辦公,地址在和北里中山路一五九號。前身系由地方人士陳南山、黃水鴻、許五頂、許斤、吳植材、黃旨煌、陳饒等,為促進地方醫療保健等工作,而組成和美鎮的保健協會。成立後首任主任為陳南山、醫師陳饒,牙醫黃金韞,助產士謝美華,公共衛生護士林藥阿有、王輝比,事務員郭樸。其業務項目包括執行防疫、醫療、保健等任務。
2.民國四十三年(1954)二月遷入和東里彰美路五段319號新廰舍,為平房建築,建坪五十五坪,工程費二萬六仟五佰元,由上級單位及鎮公所各負擔一半。
3.民國四十八年(1959)九月又於衛生所後方建醫護人員宿舍一幢,建坪四十七•二四坪,工程費十三萬六千五百元,由農會及鎮公所撥款補助興建。
4.民國五十年(1961)七月,改隸和美鎮公所接受彰化縣衛生局指導。
5.民國六十三年(1974)七月一日起隸屬彰化縣衛生局,除警衛已由警察負責外,衛生醫療保健工作由衛生所負責,後以場所狹隘,不足應用,乃拆除重建,於七十一年(1982)七月三十一日落成,為加強磚造二層樓建築,佔地約六一八平方公尺(186坪),建坪三○七平方公尺(93坪),一、二樓各約四十六坪,由行政院衛生署及台灣省衛生處撥款補助興建。
*社區衛生促進委員會
1.民國六十七年度前台灣省衛生處「加強農村醫療保健計劃」中,列有「組織社區衛生促進委員會」的項目,以促進民眾積極參興醫療保健工作,教育民眾正確衛生概念。
2.民國七十一年(1982)和美鎮社區衛生促進委員會自民國七十一年七月成立,其間曾解散過一次,至民國七十九年(1990)七月又重新組成委員會迄今。和美鎮社區衛生促進委員會係屬於民間組織,初賴政府的輔導成立,補助部份經費,以利衛促會之推行。